<tbody id="aqhko"></tbody>
<nobr id="aqhko"><address id="aqhko"></address></nobr>
<track id="aqhko"><source id="aqhko"></source></track>
<bdo id="aqhko"></bdo>
<track id="aqhko"><source id="aqhko"></source></track>

    首頁>新聞中心>媒體聚焦>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著力打造宜人宜居的“綠美春城”

    新聞中心

    媒體聚焦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著力打造宜人宜居的“綠美春城”

    瀏覽量:
    分類:
    媒體聚焦
    來源:
    昆明日報
    發布時間:
    2023-01-09

      空氣質量優良率達100%,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前列;滇池全湖水質保持Ⅳ類,陽宗海水質穩定保持Ⅲ類;100余個新建的街心花園、城市小游園……2022年,昆明交出了一份成績優異的“生態”答卷。

      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對昆明市生態環境工作給予充分肯定——“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正確處理好滇池保護和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的關系,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比珪诳隙ǔ煽兊耐瑫r,也為下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并明確提出,要加快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著力打造宜人宜居的“高原明珠、綠美春城”,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提升城鄉宜居品質、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打造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讓綠美成為昆明最具潛力、最富特色、最具競爭力的底色。

      以綠為底

      加快公園城市建設

      早晨在城市綠道跑步鍛煉、茶余飯后去附近的小公園散步、節假日到濕地公園親近自然……這些已經成為不少昆明人的“日?!?。

      昆明是春城,綠色是昆明的底色。昆明市園林綠化局把公園城市建設與全市城鄉綠化美化三年行動深度融合,在城市綠化的容量和質量上下功夫,筑牢公園城市建設的生態基底,彰顯“推窗見綠、行路見蔭、花團錦簇”的中國春城形象。

      圍繞“一年有突破、三年展新貌、五年大變樣”目標,按照國內一流、西部領先的標準,昆明市園林綠化局正依托36條出入滇河道,布局綠帶、綠鏈,構建“山繞城、城環水、綠連山水、美滿春城”城市生態格局。抓緊編制全市綠地系統規劃,做到以綠地先行,結合綠色空間布局,統籌城市各類功能用地,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昆明市園林綠化局副局長兼總園藝師保艷瓊介紹,在擴大綠化容量方面,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目標,統籌公園及綠地體系建設,擴大城市綠化覆蓋,并建立增補項目清單,2022年新增城市綠地面積196公頃。按照“1年100個、3年300個”小游園的建設目標,2022年計劃新增110個口袋公園(游園),目前已經全部完成。

      在提升綠化質量方面,持續深化“千樹復壯、春城添彩”活動。2022年,對11條道路近5000余株長勢不佳的行道樹進行復壯,全面計劃增補高大喬木3萬株。按照“一路一景一特色”的要求,重點挑選22條道路進行“添彩”,打造冬季、春季花木絢麗多彩,夏季綠樹成蔭,秋季色葉變幻的特色道路景觀。

      “公園城市不等于城市公園,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優化城市空間、提升城市品質、優化城市發展的一種新型模式?!北FG瓊介紹,昆明市園林綠化局正逐步推廣落實“公園+”“+公園”理念。在“公園+”方面,突出公園體系,健全公園門類,比如城市公園中綜合公園、專類公園、社區公園和口袋公園,以及其他郊野公園、自然公園等,并使其均衡布局;突出公園主題性,在公園建設中融合不同功能、主題,比如體育公園、文化公園、兒童公園等,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突出公園聯動性,通過布局綠道網絡,建設生態通廊,使各類公園串珠成鏈。

      在“+公園”方面,公園是一種理念、標準,代表綠色、生態、可持續。就是要把這種理念標準融入城市建設的各方面全過程,實現公園形態和城市建設的有機融合,打造具有場景營造和人文意境的綠化景觀。

      環境保護

      人人鐘愛“昆明藍”

      不論昆明人還是外地游客,都對“昆明藍”情有獨鐘。昆明市民朱薇說:“看到‘昆明藍’,心情就特別好,幸福感油然而生?!北本┯慰投∨空f:“超級羨慕生活在昆明的人,昆明天空很藍,鮮花又多,四季如春。特別喜歡到這座城市旅游?!?/span>

      “昆明藍”的背后,是昆明市持續多年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是昆明對于優美生態環境的不懈追求和城市形象的持續打造,是一代代昆明人接力不懈努力的結果。2022年,“昆明藍”持續刷屏,優級天數創歷史新高。

      據昆明市生態環境局消息,2022年,昆明市主城區空氣質量優246天、良好119天,空氣質量優良率100%,空氣質量污染綜合指數2.65。和2021年相比,2022年昆明市空氣質量優級天數增加37天,優級天數占到全年總天數的三分之二,再創歷史新高。

      多年來,從大氣污染防治到綜合治理36條出入滇河道,從保護一群可愛的紅嘴鷗到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昆明人一刻也沒有松懈。如今,更著力圍繞打造滇池沿岸大生態、大濕地、大景區,積極探索生態資源的轉化通道和路徑。

      放眼滇池周邊,保護治理成效明顯。昆明市完成雨污分流管網建設87公里,入選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全面深化河(湖)長制,嚴格落實“一湖一策”保護治理措施,滇池全湖水質保持Ⅳ類,規劃建設了全長約137公里圍繞滇池一圈的滇池綠道,截至2022年底,昆明已恢復以濕地為主的滇池環湖生態帶6.29萬畝……環滇池沿岸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大幕已徐徐展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滇池沿岸將擁有更多綠色生態的休閑、健身、娛樂公共場所,群眾將享受到更多的生態紅利,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昆明市生態環境、滇池管理、城市管理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紛紛表示,打造宜人宜居“高原明珠、綠美春城”的要求,與“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內核是相通的,都旨在為人類和所有生物打造一個和諧宜居的生存環境。下一步將按照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要求,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更加深入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讓每個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都享受到生態福利,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

      規劃引領

      優化城市空間布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

      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明確,加快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著力打造宜人宜居的“高原明珠、綠美春城”,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動實踐。昆明將打造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城市,讓綠美成為昆明最具潛力、最富特色、最具競爭力的底色,為云南建設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作出省會貢獻。

      在昆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國土空間規劃處處長聶丹看來,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重點是優化城市空間布局,著力構筑“一核兩翼、多片多點、山水相間、網絡發展”的城市發展格局,讓“人、城、湖、產”的關系更加和諧。

      聶丹認為,打造宜人宜居的“高原明珠、綠美春城”,首先是優化提升中心城區(一核)。按照“優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要求,重點挖掘低效及存量空間,合理安排增量空間,促進功能升級和布局優化。增加綠地及開敞空間、交通設施、公共服務等公共空間,提高城市服務品質。保障高新區、經開區、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等重點產業片區發展空間,為高端制造、航空物流、數字經濟、總部經濟等產業發展合理預留空間。

      其次,大力發展“兩翼”地區?!皟梢怼奔础拔饕怼焙汀皷|翼”?!拔饕怼睘榘矊?。以高端產業為引領,提升發展能級,打造綠色高效的滇中產業高地,建設產值超千億元的國家級新型化工產業示范基地和重點省級工業園區;“東翼”為空港—嵩明??崭燮瑓^著力打造為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的重要支點、區域性國際綜合樞紐、開放型臨空產業經濟新高地。嵩明片區促進產業集聚,培育一批現代新興產業集群,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全力打造產城融合示范區,建設昆明東部宜居宜業新城。

      聶丹表示,為促進“多片”產業提質升級,差異化協調發展雙龍、西翥、馬金鋪、???、晉城、昆陽、陽宗海等片區,同時,構建“多點”城鎮組團發展格局,各組團合理控制規模,培育特色功能,提升空間品質,依托交通網絡加強互通互聯。

      一幅“綠美春城”畫卷躍然紙上、覆蓋城鄉,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人民更幸福。


    小草青青免费观看,亚洲黄色三级在线播放,台湾三级无遮挡在线播放,亚洲色欧美色2019在线办公室的